首页 > 行业新闻 > 温度变送器的选型中,如何根据测量介质和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

温度变送器的选型中,如何根据测量介质和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

2025-02-11

在工业生产、科研实验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中,温度的精确测量与传输至关重要。温度变送器作为连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关键设备,其核心组成部分 —— 传感器,犹如敏锐的感知触角,直接与测量介质接触,捕捉温度变化并转化为电信号。然而,测量介质的多样性以及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如高温、低温、高湿度、强腐蚀性等,对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严苛挑战。正确根据测量介质和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是确保温度变送器稳定、准确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个温度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温度变送器.jpg

一、根据测量介质选择传感器类型

(一)液体介质

普通液体:对于大多数普通液体,如水、酒精、一般工业用水溶液等,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无强腐蚀性。在这种情况下,热电阻传感器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常见的热电阻有铂电阻(Pt100、Pt1000 等)和铜电阻(Cu50、Cu100 等)。铂电阻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较宽的测量范围(-200℃ - 850℃),其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例如,在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冻水、冷却水温度测量中,Pt100 热电阻能够准确测量液体温度,为系统的温度控制提供可靠数据。铜电阻则价格相对较低,在测量精度要求不高且温度范围较窄(-50℃ - 150℃)的场合,如一些小型制冷设备的温度测量中,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

腐蚀性液体:当测量介质为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时,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普通的金属材质传感器容易受到腐蚀,导致测量精度下降甚至传感器损坏。此时,应选用耐腐蚀的传感器。例如,采用陶瓷封装的热电偶传感器,其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抵御多种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其中,K 型热电偶适用于大多数腐蚀性环境,测量范围可达 - 270℃ - 1372℃,在化工生产中的反应釜、管道等腐蚀性液体温度测量中应用较多。此外,也可以选择带有特殊防腐涂层的热电阻传感器,如在铂电阻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增强其耐腐蚀性能,以适应腐蚀性液体的测量需求。

高温液体:对于高温液体,如炼油厂的高温原油、热电厂的高温蒸汽冷凝水等,温度往往超过 300℃甚至更高。在这种高温环境下,需要使用耐高温的传感器。S 型热电偶(铂铑 10 - 铂热电偶)是常见的选择之一,其最高测量温度可达 1600℃,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在高温液体的温度测量中,S 型热电偶能够准确感知温度变化,为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提供精准数据,确保生产安全与效率。此外,B 型热电偶(铂铑 30 - 铂铑 6 热电偶)也适用于更高温度范围(0℃ - 1800℃)的高温液体测量,但其价格相对较高,一般在对测量精度和温度范围要求极高的特殊工业场景中使用。

(二)气体介质

常温气体:在测量常温气体温度时,如室内空气、一般工业废气等,热敏电阻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在常温范围内,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减小,且变化曲线具有较高的非线性度,能够快速准确地感知气体温度的微小变化。例如,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室内温度监测的温度变送器通常采用 NTC 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其快速的响应速度能够及时反馈室内温度变化,为空调、供暖系统的智能控制提供依据。此外,对于一些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常温气体测量场合,也可以选用铂电阻传感器,其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更严格的测量需求。

高温气体:当面对高温气体,如锅炉烟道气、工业炉窑尾气等,温度可高达几百摄氏度甚至上千摄氏度。在这种情况下,热电偶传感器成为首选。K 型热电偶由于其测量范围广、价格相对较低,在高温气体温度测量中应用最为广泛,可测量 - 270℃ - 1372℃范围内的温度。例如,在钢铁厂的加热炉烟道气温度测量中,K 型热电偶能够稳定地工作在高温环境下,准确测量气体温度,为加热炉的燃烧控制和能源管理提供关键数据。对于更高温度的气体测量,如在玻璃制造行业的高温窑炉中,R 型热电偶(铂铑 13 - 铂热电偶)可测量 0℃ - 1768℃的高温,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此类特殊工业场景的需求。

特殊气体: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等,在选择传感器时,除了考虑温度测量性能外,还需重点关注传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本质安全型传感器是必要的选择。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的易燃易爆气体存储罐区,用于测量罐内气体温度的温度变送器,需采用本质安全型的热电偶或热电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通过限制电路中的能量,确保在易燃易爆气体环境中使用时不会产生足以点燃气体的火花或高温,从而保障生产安全。同时,对于有毒有害气体,如在化工生产中涉及到的氯气、硫化氢等气体的温度测量,传感器还需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防止气体对传感器的侵蚀,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固体介质

普通固体:测量普通固体的温度,如金属零部件、塑料制品等,接触式传感器是常用的选择。在接触式传感器中,热电偶和热电阻都有广泛应用。对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且温度范围较宽的场合,铂电阻传感器较为合适。例如,在金属热处理工艺中,需要精确控制金属工件的加热和冷却温度,Pt100 铂电阻能够准确测量金属工件的温度,为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可靠数据。而对于一些对测量精度要求相对较低、成本控制较为严格的场合,K 型热电偶则是不错的选择。其价格相对较低,测量范围也能满足大多数普通固体的温度测量需求,如在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过程中,K 型热电偶可用于测量模具温度,确保塑料制品的质量稳定。

高温固体:当固体处于高温状态,如高温炉内的耐火材料、高温金属熔炼过程中的金属液等,温度通常在几百摄氏度以上。此时,需要使用耐高温的热电偶传感器。例如,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测量高炉内高温炉料和铁水的温度,B 型热电偶因其能够承受高达 1800℃的高温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成为理想的选择。在陶瓷烧制行业,测量高温窑炉内陶瓷坯体的温度,S 型热电偶能够准确测量高温固体的温度变化,为烧制工艺的精确控制提供关键数据,确保陶瓷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特殊固体:对于一些特殊固体,如具有强磁性、高硬度或表面不平整的固体,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特殊的安装和测量方式。例如,对于强磁性固体,普通的金属材质传感器可能会受到磁场干扰,影响测量精度。此时,可以选用非接触式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线来测量温度,不受磁场影响,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强磁性固体的表面温度。在测量高硬度或表面不平整的固体时,由于接触式传感器难以与固体表面良好接触,也可以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例如,在石材加工行业,测量高温切割后的石材表面温度,红外温度传感器能够方便地进行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因接触测量对传感器造成的损坏,同时也提高了测量效率。


二、根据环境条件选择传感器类型

(一)温度环境

高温环境:在高温环境下,如钢铁厂、玻璃厂、水泥厂等工业场所,环境温度可能高达数百摄氏度。对于在这种环境中使用的温度变送器,传感器必须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如前文所述,热电偶传感器是高温环境下的首选。其中,B 型热电偶适用于最高温度可达 1800℃的极端高温环境,在玻璃熔炉、高温窑炉等设备的温度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 型热电偶和 R 型热电偶也能满足 1600℃ - 1700℃左右的高温测量需求,常用于高温工业炉、热处理设备等场合。此外,为了确保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运行,还需要对传感器进行适当的防护和散热处理,如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或金属外壳进行封装,安装散热片等,以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低温环境:在一些低温环境中,如冷库、冷冻食品加工车间、低温实验设备等,温度可能低至零下几十摄氏度甚至更低。在这种情况下,热电阻传感器由于其在低温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线性度,成为常用的选择。铂电阻在低温测量方面表现出色,例如 Pt100 在 - 200℃的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广泛应用于冷库温度监测、低温制冷系统控制等领域。此外,一些特殊设计的热电偶,如镍铬 - 镍硅(K 型)热电偶在低温环境下也有一定的应用,其测量范围可低至 - 270℃,能够满足一些对低温测量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和科研场景。

温度波动环境:在某些生产过程中,温度会频繁波动,如化工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汽车发动机的温度监测等。对于这种温度波动环境,传感器的响应速度至关重要。热敏电阻传感器因其响应速度快,能够快速跟踪温度的变化,在温度波动环境下具有优势。特别是 NTC 热敏电阻,其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反映温度的波动情况,为控制系统提供及时的数据反馈,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NTC 热敏电阻用于测量冷却液的温度,由于其快速的响应速度,能够及时感知发动机温度的变化,为发动机的散热控制提供准确依据,保证发动机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

(二)湿度环境

高湿度环境:在高湿度环境中,如印染厂、造纸厂、污水处理厂等,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汽,这对传感器的防潮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对于在这种环境下使用的温度变送器,应选择具有良好防潮性能的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通常可以通过采用密封封装技术来提高其防潮能力。例如,将铂电阻封装在防水、防潮的不锈钢或陶瓷外壳内,并在内部填充防潮绝缘材料,确保传感器在高湿度环境下不受水汽影响,能够稳定地测量温度。此外,一些特殊设计的热电偶也可以通过采用防潮涂层、密封接线盒等措施,增强其在高湿度环境下的可靠性。在一些湿度极高且可能存在腐蚀性气体的恶劣环境中,还可以选择带有特殊防护涂层的传感器,如在传感器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既防潮又耐腐蚀,保障传感器在复杂高湿度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低温高湿度环境:低温高湿度环境是一种更为特殊的情况,如在冷库的进出口区域,既存在低温又有较高的湿度。在这种环境下,除了要考虑传感器的防潮性能外,还需关注其在低温下的性能稳定性。铂电阻传感器在低温高湿度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过采用特殊的防潮封装和低温性能优化设计,能够在这种复杂环境下准确测量温度。例如,一些专门用于冷库温度监测的铂电阻温度变送器,采用了多层密封结构和低温性能稳定的绝缘材料,确保在低温高湿度环境下,传感器不会因水汽凝结而导致短路或性能下降,同时在低温下仍能保持高精度的温度测量,为冷库的温度控制和货物存储提供可靠保障。

(三)电磁环境

强电磁干扰环境:在一些工业场所,如变电站、大型电机房、高频加热设备附近等,存在着强电磁干扰。在这种环境下,普通的传感器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导致测量信号失真。为了确保温度变送器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够准确测量温度,应选择具有良好抗电磁干扰性能的传感器。例如,采用屏蔽技术的热电偶和热电阻传感器能够有效抵御外界电磁干扰。在传感器的外壳和接线部分采用金属屏蔽层,并进行良好的接地处理,可以将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屏蔽掉,保证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准确可靠。此外,一些采用数字化技术的传感器,通过对测量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传输,也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够稳定工作,为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射频环境:在一些特殊的工业应用中,如射频加热设备、无线通信基站附近等,存在着射频干扰。对于在射频环境下工作的温度变送器,传感器需要具备抗射频干扰的能力。一些采用特殊电路设计和屏蔽措施的传感器能够有效应对射频干扰。例如,通过在传感器的电路中加入射频滤波电路,去除射频干扰信号,同时采用多层屏蔽结构,对传感器进行全方位的屏蔽保护,确保在射频环境下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温度,不受射频信号的影响。在无线通信基站的设备温度监测中,采用这种抗射频干扰的传感器,能够保证温度变送器在复杂的射频环境下稳定运行,为基站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可靠的温度监测数据。

(四)其他特殊环境

真空环境:在真空环境中,如真空镀膜设备、电子管制造车间等,由于空气稀薄,热量传递方式与常压环境不同,对传感器的性能和结构有特殊要求。在真空环境下,热电偶传感器由于其测量原理基于热电效应,不受空气介质影响,是常用的选择。为了适应真空环境,热电偶通常需要进行特殊的封装和固定,以确保在真空状态下传感器能够与被测物体良好接触,准确测量温度。同时,在真空环境中,传感器的材料选择也需要考虑其在真空下的放气性能,避免因材料放气影响真空度,进而影响温度测量的准确性。例如,在真空镀膜设备中,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 K 型热电偶来测量镀膜过程中的温度,通过合理的安装和防护措施,确保热电偶在真空环境下稳定工作,为镀膜工艺的精确控制提供温度数据。

辐射环境:在一些存在辐射的环境中,如核电站、放射性实验室等,辐射可能会对传感器的性能产生影响。对于在辐射环境下使用的温度变送器,需要选择具有抗辐射性能的传感器。例如,采用特殊材料制造的热电偶,其敏感元件和外壳材料能够抵抗一定剂量的辐射,保证在辐射环境下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不受影响。在核电站的反应堆温度监测中,采用专门设计的抗辐射热电偶,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优化,使其能够在高辐射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准确测量反应堆的温度,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关键的温度数据监测保障。


在温度变送器的选型过程中,根据测量介质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不同的测量介质和环境对传感器的性能、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各种传感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具体需求,综合考虑测量精度、稳定性、可靠性、抗干扰能力以及成本等因素,才能做出精准的选型决策。正确选择传感器类型不仅能够确保温度变送器准确、稳定地工作,为生产过程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温度数据支持,还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整个温度测量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